福建援疆幹部民族團結“結親周”活動側記

——福建援疆幹部民族團結“結親周”活動側記

2017年12月23日,福建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長、昌吉回族自治州黨委副書記黃鶴麟處理完手頭的工作,與昌吉州黨委副秘書長林國標、昌吉州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溫雲榮等福建援疆幹部,風塵仆仆地來到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參加民族團結“結親周”活動。

別開生面的聯歡會

12月26日下午,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黃鶴麟小心翼翼地攙扶著阿達汗老人,在雪地裡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

阿達汗今年75歲,是黃鶴麟的親戚。這一天,黃鶴麟攙扶著阿達汗一起來到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阿克喀巴克村村委會,參加昌吉州黨辦、宣傳部、“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共同舉辦的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暨民族團結“結親周”聯歡會。

“這幾天的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我們和親戚們高高興興地拉傢常,加深瞭感情,增進瞭團結。”黃鶴麟在聯歡會上致辭並宣講瞭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牧民們解讀扶貧攻堅、“三農”等牧民關註的內容。

“十九大召開的時間?”“第二輪土地承包結束之後,再延長多少年?”在黨的十九大知識競賽環節,主持人話音一落,在座的村民爭先恐後地舉手搶答。

“感謝命運的機緣,讓我們共赴一個跨越千山萬水的約定……我們灑下瞭汗水,播種瞭希望,一路風雨兼程,我們無怨無悔……”福建援疆幹部的詩朗誦《援疆路上》感人肺腑,贏得瞭陣陣掌聲。冬不拉彈唱《可愛的一朵玫瑰花》、阿克喀巴克村文藝隊表演的蛋糕切片機精彩舞蹈,把聯歡會推向瞭高潮。

既結“小”傢也幫“大”傢

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是全國唯一的烏孜別克族鄉,阿克喀巴克村是1987年開始建設的牧民定居點。經過多年發展,昔日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正在加快轉型,成為農牧結合、旅遊餐飲等三產融合發展的牧業新村。

阿達汗的傢分前、後院,前院居住生活,後院四五間排列整齊的棚圈養殖牛羊。草料堆成瞭小山,近200頭隻牛、馬和羊每年為阿達汗帶來10多萬元的收入,日子過得殷實而富足。

12月23日下午,看到黃鶴麟邁進傢門,阿達汗急忙走上前,兩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阿達汗激動地說:“托共產黨的福,這輩子能與福建來的書記結成親戚,高興得很。”黃鶴麟2017年2月與阿達汗結親後,每個月都要到木壘看望親戚,每次都會給親戚帶來慰問品,並鼓勵阿達汗的孫子、孫女認真學習,學好國傢通用語言文字。

這次“結親周”活動,黃鶴麟住進親戚傢的第一個晚上,與阿達汗聊得很開心。阿達汗1972年入黨,曾任村黨支部書記多年。兩人一起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傢庭實際,探討今後的發展方向、增收措施、致富目標,敞開心扉,開誠佈公。

“學習有什麼困難嗎?”12月25日上午,在阿達汗的傢中,黃鶴麟親切地詢問其孫女森巴提的學習情況,並為森巴提講解《黃山奇石》等課文。

在親戚傢住的這些日子,黃鶴麟還到醫院看望阿達汗的老伴並送上慰問金,幫阿達汗一傢喂牛、掃雪,召集阿達汗的兒女聚會學習政策,忙得不亦樂乎。一傢人熱熱鬧鬧、開開心心地在一起,惹得鄰居很是羨慕。

林國標在親戚傢住的日子裡,除瞭帶來米、面、油、酸奶、水果外,還專程為親戚一傢購置瞭桌椅。他十分重視親戚的女兒帕麗紮提的教育,教米漢堡成型機她學習國傢通用語言文字,培養她的繪畫興趣,計劃在兩年的援疆時間裡讓帕麗紮提學有所成。

溫雲榮在“結親周”活動中發現牧民們冬季業餘文化生活單調,原想教親戚中國象棋,因為他們不認識國傢通用語言文字,很難普及。後來溫雲榮想起來小時候玩過的遊戲西瓜棋。這個棋類運動在福建閩西鄉下非常流行,取材容易,隻需在地上畫個西瓜形狀,撿12個小石子當棋子,玩法簡單,容易上手又很好玩。於是,他畫好棋盤,先教駐村幹部,再教牧民朋友,很受歡迎。溫雲榮計劃2018年搞一個西瓜棋爭霸賽。

夜話鄉村振興

住在親戚的“小”傢,黃鶴麟心裡還惦記著阿克喀巴克村全村的發展,惦記著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的未來。他從結親戚“小”傢,到把整個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的“大”傢都當作自己的親戚。

12月26日的“結親周”聯歡會結束後,一行人回到阿達汗傢中。圍坐在炕上,大傢談笑風生,其樂融融。

黃鶴麟說:“全國就這一個烏孜別克族鄉,我們要格外關註,各民族要攜起手來,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確保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共圓美麗中國夢。”

黃鶴麟從2017年進疆以來,就與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結下不解之緣。爭取廈門醫保中心支持,捐助20臺電腦為烏孜別克中心學校設立電腦室;聯系廈門“海峽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出資30萬元,設立昌吉州青少年鷺島獎學金,從獎學金專項撥款支持100名學生作為獎學和助學金;從廈門煙草專賣局爭取30萬元,作為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的貧困傢庭心願的“微心願·圓夢行動”資金;發動昌吉福建商會,為125戶村民提供冰櫃、洗衣機、櫥櫃、熱水器等;從援疆工作經費中擠出20萬元,扶持村裡打馕合作社、冬不拉制作、發展庭院經濟等;捐贈瞭330輛多功能手推車,幫助村民發展庭院經濟,改善村容村貌。村民從身邊一點一滴的變化中,感受到瞭溫暖,激發瞭發展的幹勁,增強瞭過上小康生活的信心。

12月26日晚上,在阿達汗老人的傢中,黃鶴麟與鄉村幹部、“訪惠聚”駐村工作隊聊起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時說,要通過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加快村民的致富步伐。要發展鄉村經濟,扶持庭院經濟、打馕合作社壯大規模,力爭做大產業,實現規模化、品牌化。

黃鶴麟叮囑鄉村幹部,全村現在352戶村民中還有35戶貧困戶,脫貧攻堅不能隻給錢,要從根子上徹底解除貧窮的羈絆。要通過全民創業就業,讓農牧民有事可做;要通過旅遊開發,發展鄉村經濟,帶動全村富裕;要重視民族文化的傳承,使優秀的民族文化根脈延續下去。

靜謐的鄉村北風呼嘯,不知不覺間,一個多小時過去瞭。屋內爐火正旺,展望鄉村發展的美好前景,圍坐在炕上的親戚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法式薄餅成型機
arrow
arrow

    ggh715qc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