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今冬第一場雪後交通幾乎崩潰 暴雪下的“冷思考”

1月7日下午2時許,西安市太乙路上,太乙路街道辦的工作人員和保潔員一起清理路面積雪。主幹道路面積雪大部分已經清理完成,太乙路街道辦協調來裝載機,將路兩邊的積雪運走。還有部分積雪路段,工作人員采用先撒鹽,後清理的辦法,在保證路面暢通的前提下,逐步進行清理。 華商記者 張傑 攝影報道

一場8年來強度最大的暴雪,喚醒瞭西安人小時候的記憶,這樣厚的積雪確實是多年來少見的。

隔瞭一天,這樣的驚喜就變成瞭市民對出行難、道路滑、除雪不及時的吐槽和抱怨。

隨後,西安市政府發出倡議書,號召市民共禦冰雪,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商戶志願者紛紛行動,第二場積雪當晚就被清理,道路交通未受大的影響。

陜西省社科院專傢稱,這場雪暴露出西安應急組織制蛋糕切割機度建設方面的欠缺。

現狀

第一場雪交通幾乎崩潰

第二場雪全市連夜清理

2018年1月3日的暴雪其實早已有預報,省氣象臺曾發佈暴雪黃色預警,1月2日省政府下發《我省下發關於做好暴雪災害防禦的緊急通知》,要求做好暴雪災害防禦應對。西安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向區縣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指揮部成員單位發送緊急通知,要求各相關單位高度重視此次雨雪降溫天氣的應對工作,要加強應急值守,提前做好相關部署。

但是1月4日~5日,西安滿大街的冰溜子,公交車等不到,等到瞭也擠不上去;網約車約不到,前面排隊的人好多;地鐵爆滿不讓進入地鐵站,1月5日,地鐵2號線突發故障……上班路上,很多人用瞭兩三個小時,西安的交通幾乎崩潰。

和西安同樣下瞭暴雪的南京,交通通暢,贏得無數點贊,在3日當晚,南京發動4.2萬人上街清理積雪,一個晚上清理幹凈。這更加引發西安市民的吐槽。

隨後西安市人民政府發出倡議書,倡導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全體市民同心協力,全員參與,共禦冰雪。西安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紛紛響應,6日的積雪很快就被清理幹凈。

在蓮湖區,1月6日出動4600餘名保潔專業隊伍;各部門、各街道辦的機關幹部以及藍蓮花志願者服務隊約12670餘人參加清雪保暢行動。

在雁塔區,從1月6日晚至7日14時,5萬餘名機關幹部、市容保潔和綠化養護工人以及沿街單位志願者上街清雪。

西安市工商局也投入幹部職工1875人次,清除單位及道路地面冰雪;督促農貿市場、物流市場、超市等經營場所投入除冰雪人員。6日上午,各區縣教育局所屬學校也組織後勤總務人員清掃積雪。

截至1月7日,西安北站幹部職工已連續在站上堅守四天三夜,吃住不離車站。白天應對列車停運及晚點,安撫旅客情緒,加強宣傳引導力度,盡最大努力減少因長時間降雪給旅客帶來的不便,為旅客出行提供盡可能的保障。晚上則抓緊時間清掃道岔、站臺、樓梯、進站口等關鍵位置積雪,防止旅客滑倒摔傷。 華商記者 毛蜜娜 任婷 雷婧 通訊員 翟顥

專傢

城市治理能力亟待加強

針對此次暴雪路面積雪嚴重,導致交通幾乎癱瘓的情況,陜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員謝雨鋒表示,陜西省氣象部門已多次發佈預警,依舊未能引起西安相關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說明西安市對重大災情預警和提前預案制度的缺失,城市現代治理體系建設和治理能力亟待加強。

他認為,按理來說冬季防雪減災是城管、市政、微電腦定量充填機交通、地鐵等部門每年例行的工作,但今年面對氣象部門多次預警,再看看1月4日、5日、6日西安城市道路交通和公交運輸情況,很顯然,這些部門沒有預案,所謂的應急制度隻是掛在墻上看的,沒有落在實處和行動上;同時反映瞭行政效能低下,一些部門從思想和態度上不重視,特別是組織領導層面的缺失,導致應急管理機構無法協調和組織,比如,公交車的防滑鏈需要配備多少?公交車駕駛員的培訓該什麼時間進行?融雪劑需要購置多少?對於突發情況,應急救災的車輛和工具需要多少?組織志願者和市民上街鏟雪的社會組織力量在哪裡?這些問題歸根在於態度上的不重視。

謝雨鋒表示,這一次雪後集中清理是在西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批示之後才完成的,這充分暴露出應急組織制度建設方面的欠缺,即面對突發事件,不以領導意志為轉移的規范化城市治理體系亟待解決。他認為應該盡可能地細化和量化,各級職能部門應該各司其職,為後期操作提供便利。 華商記者 陳思存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

相關熱詞搜索:

暴雪

公交

火車站食品機械
arrow
arrow

    ggh715qc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